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149927
硫酸镁湿敷预防小儿多巴胺静滴外渗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曾美虹 廖燕薇
第1页

    参见附件(1010KB,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硫酸镁湿敷对静滴多巴胺预防液体外渗,减轻患儿痛苦的作用。方法 将应用多巴胺静滴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穿刺部位上使用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则不予敷硫酸镁,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在静滴多巴胺后24小时内、48小时内、72小时内外渗性水肿的出现。结果 硫酸镁湿敷可减少静滴多巴胺预防液体外渗的发生。结论 临床上小儿应用多巴胺静滴时,可用硫酸镁湿敷预防液体外渗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关键词】 硫酸镁;湿敷;多巴胺;外渗

    儿科病房常应用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点滴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脓毒症、心力衰竭、休克等重症和急症,小儿的血管较细,血管壁溥,而且这类病儿往往微循环不良,血管通透性大,比较容易发生液体外渗,导致输液局部肿胀、疼痛,严重的甚至引起患者皮肤坏死。[1]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在输液外渗肿胀的部位,采用硫酸镁湿敷的方法,以达到局部消肿及减轻痛疼的目的。如果在静滴多巴胺时,设法预防液体外渗的发生,可减轻患儿的痛苦,极大保护患儿的血管,避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本研究应用硫酸镁进行输液部位预防性湿敷,观察此方法对静滴多巴胺引起的液体外渗水肿的预防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09年3月—2010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应用多发胺静滴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使用瑞洁牌直型留置针,在年龄、性别、穿刺部位、疾病等方面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选择弹性好的四肢血管或头皮血管,周围皮肤无红肿、炎症和硬结,应用瑞洁24G直留置针,由技术熟练的护士操作,穿刺成功后开始静滴多巴胺。观察组避开3M透明敷料,在刺部位上3-4cm处放置一块浸透50%硫酸镁的4层纱块(3cm×3cm),纱块上覆一层保鲜膜,1小时更换1次纱块,敷8小时。对照组则不予敷硫酸镁,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在静滴多巴胺后24小时内、48小时内、72小时内外渗性水肿的出现(记为+/-)。

    1.4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Excel表录入,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小时 x2=16.64,P<0.01,48小时 x2=23.84,P<0.01,72小时 x2=31.42,P<0.01)提示静滴多巴胺时应硫酸镁湿敷可预防和减少液体外渗性水肿的发生,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出现外渗性水肿的比较

    3 讨论

    多巴胺为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前体,拟肾上腺素药,通过激动α、β受体和多巴胺受体而兴奋心脏,使心收缩力与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及血压改变不明显。对肾、肠膜血管中的多巴胺受体兴奋时,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肾沐滤过率增加,使肾功能明显改善。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但多发胺作用于外周血管时,使外周血管收缩,因而多巴胺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坏死。硫酸镁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管、小动脉痉挛的作用,镁2+可激活细胞有蛋白激活酶及ATP酶,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液循环,稳定膜电位,消除黏膜水肿(2)。50%硫酸镁为高渗性液体,溶液湿敷可使局部皮肤消肿。

    本研究显示,静滴多巴胺时应用硫酸镁湿敷可预防和减少液体外渗性水肿的发生,增加了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减轻了因液体外渗以及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可减轻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因为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了,减少了留置针的消耗。

    用硫酸镁湿敷的方法简便易行,取材简单,价格低廉,不会给病人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1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