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149731
布洛芬治疗急性特发性心包炎1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谭健锹 邓锡伟 刘红 张旭明 牛云茜 吴宝群
第1页

    参见附件(2171KB,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黎巴嫩籍,男,28岁。因反复胸痛1月余,加重并呼吸困难1周入院。既往体健。发病前1周有疑似上感症状,近1周同时出现发热,T:38-39℃,伴心悸、盗汗、全身疲倦不适,但无咳嗽、咯痰、体重减轻、咯血、关节痛等。入院查体,PR:100bpm,BP:118/72mmHg,RR:20bpm,T:38.4℃。发育良好,全身无黄染、出血点,未及淋巴结肿大,无颈静脉怒张、脉压差缩窄、奇脉。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左侧扩大,HR 100次/分,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胸骨左缘2/3-3/4肋间可及心包摩擦音。双下肢不肿。腹部和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心电图大致正常。胸片提示心影向两侧扩大,但双肺野未见实质性病变。胸部CT检查发现中量心包积液、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未见双肺占位性病变及淋巴结增大。超声心动图提示中-大量心包积液,EF值70%,心内结构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WBC:12×109/l(NEU 0.625),血小板、淋巴细胞、血色素正常,ESR:77-85 mm/h,电解质、肝肾和甲状腺功能正常,CRP:221mg/l,HIV (-),PTC-Q、ASO、类风湿因子正常,血培养、痰培养(-),痰找抗酸杆菌(-),cTnT <0.01ng/ml,PPD皮试(-),NT-proBNP 94ng/ml,CEA和AFP水平不高,ds-DNA(-),ANA(-)。入院当时即尝试在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但因积液局限于心包后部,故多次穿刺未能成功。后予左氧氟沙星静滴1周,同时予对症处理。期间,患者反复发热,T:38-39.5℃。其他症状无减轻。复查超声心动图仍提示中-大量心包积液。其后停止抗感染,予西乐葆(celecoxib)0.2 bid口服3天。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热退,心包摩擦音较前增强,范围扩大。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少-中量心包积液。考虑急性特发性心包炎可能性大,随后改用布洛芬(Ibuprofen)600mg tid和秋水仙碱 0.5mg bid (负荷剂量1mg bid)口服,辅以护胃处理。1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未提示明显心包积液,复查ESR:30 mm/h, CRP:10.5mg/l,患者无明显不适,心包摩擦音基本消失,予带药出院。布洛芬和秋水仙碱剂量不变。1月后随访,无特殊不适,再次复查超声心动图未提示心包积液,复查ESR:2.5 mm/h, CRP:3mg/l。目前,布洛芬减至400mg tid(逐渐减量)。秋水仙碱量不变,计划共用3个月左右。

    2 讨论

    特发性心包炎是一种浆液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病因不明,有研究者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导致的变态反应有关[1]。其预后相对良好,但易反复发作。患者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胸痛明显,早期即可出现心包摩擦音。约l/4患者可累及胸膜,出现小到中量胸腔积液。患者往往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和血沉增快等,心电图可有典型的ST段改变。

    以往国内心包炎的报道多以结核性为主,但特发性心包炎发病率有不断升高趋势,居心包积液病因的第二位,约占12.6%[2]。在西方社会,特发性心包炎发病率远较其他病因的心包炎高,约占散发性个案90%[3]。一些研究者的荟萃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点[4]。澳门是一个国际性大都会,特发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可能更接近西方,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更不容忽视其存在。

    本例在诊断上存在如下特点:1,心包积液因位置特殊无法抽出,不能尽快明确诊断和减轻症状;2,患者炎症指标异常升高,但自身免疫性等指标正常,且无相关病原体感染证据,无肿瘤相关证据;3,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在困惑之际,我们考虑过抗痨治疗和抗炎治疗,但何者为先曾难以定夺。患者虽不能排除结核性心包炎,但临床上无结核感染证据,实行试验性抗痨治疗,一来观察周期很长且难以贸然停药;二来药物副作用大,倘若患者确无结核感染,则症状将持续无减轻,最终加重痛苦并延误病情。故我们选择予患者COX-2特异性抑制剂西乐葆口服以缓解症状并密切观察病情。患者仅仅用药3天即出现明显症状缓解,超声心动图显示积液较前减少。我们尝试用试验性抗炎治疗。因为该方式不但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增强其治疗信心,而且副作用相对较少。即使无效,也可以较快转换其他手段,观察周期不长,不会明显延误治疗时间。于是我们迅速调整方案,严格按照ESC关于心包炎的诊治指南[5]实施正规抗炎治疗,停用西乐葆。

    治疗上,我们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糖皮质激素和布洛芬等选择[5]。鉴于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副作用大而多,且多用于结缔组织病和尿毒症心包炎[5],而吲哚美辛会导致冠脉血流缓慢[6],故未首选。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大,且患者为青年男性(无冠心病危险因素),我们仍不选用。最终,布洛芬成为首选。近年来,相关研究证实秋水仙碱能减少特发性心包炎复发率[7]。因此,我们同时予秋水仙碱口服。患者病情迅速好转且随访3个月未出现反复。

    从处理该病例中,我们有如下体会:1,临床医师需重视特发性心包炎的存在,应对其有充分的认识;2,明确诊疗程序,针对患者特殊情况予以试验性治疗,但不能拘泥于旧经验(流程图如下所示);3,严格按照指南进行规范用药,保证治疗效果;4,在多种选择面前依照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国伟,郑宗锷,等,现代心脏病学,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11O4-11O9

    [2]吴金义,等,689例心包积液病因及误诊分析,中国循环杂志,1998,13(3):153-154

    [3]William C, Little and Gregory L. Freeman, Pericardial Disease, Circulation 2006, 113:1622-1632

    [4]Jaume Sagristà-Sauleda, Axel Sarrias Mercé, Jordi Soler-Soler,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World J Cardiol 2011 May 26; 3(5): 135-14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7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