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182925
针药结合治疗胃脘痛的疗效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李国经
第1页

    参见附件(1109KB,1页)。

     【摘要】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院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消化内科共收治胃脘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针灸治疗与中药调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8例采用单纯中药调理的治疗方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和钡餐造影透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胃痛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灸治疗与中药调理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

    【关键词】 针药结合;胃脘痛;疗效观察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表现为上腹胃脘部疼痛。中医认为[1]:胃脘痛多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濡养而引发的疾病。我院消化内科采用针灸治疗与中药调理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脘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脘区疼痛并多伴烧灼感、嗳气咯逆、嗳腐吞酸等症状。胃镜检查和钡餐造影透视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胃粘膜及十二指肠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及溃疡面。

    治疗组中患者年龄19岁至62岁,平均年龄(38.7±19.2)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病程数天至数十年不等。对照组中患者年龄17岁至59岁,平均年龄(37.9±20.5)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20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1.2 治疗方法[2] 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与中药调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取肝俞、胃俞、三阴交、太溪、行间、内庭等为主穴, 并随证配穴治疗[3],同时加服加味柴胡疏肝散组方[4],每天早饭前、晚饭后各服一剂。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饮食。

    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调理的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患病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和中医辨证,采用加味柴胡疏肝散组方[4]煎服,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同治疗组。

    治疗疗程: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治疗期间观察和记录患者胃脘部及消化道不适的临床症状,3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和钡餐造影透视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1] 痊愈:胃脘部不适症状全部消除,胃镜检查和钡餐造影透视检查结果显示胃及十二指肠粘膜表面光滑,未见炎症及溃疡面。

    显效:胃脘部疼痛症状消失,其他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及钡餐造影透视检查显示炎症及溃疡面有所改善。

    好转:疼痛基本消失,其他症状有所减轻, 胃镜及钡餐造影透视检查显示炎症及溃疡面面积变化不大。

    无效:疼痛症状略有减轻,其他症状未见改善,胃镜及钡餐造影透视检查显示炎症及溃疡未见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治疗组与对照组中痊愈、显效、好转和无效的患者人数,痊愈、显效及好转的患者均认为是治疗有效的病例,计算两组的治疗方案的有效率。使用SPSS 18.0软件包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卡方检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的症状与胃镜检查和钡餐造影透视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病例数及有效率,结果见下表:

    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卡方检验计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正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被打乱,使得胃脘痛这一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还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胃部疾病。胃脘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机体外感寒邪造成脘腹受凉,饮食不节造成脾胃虚弱,情志不遂,肝气犯胃所致。传统的中医中药治疗胃脘痛的效果颇佳一直作为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我院在实际工作中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治疗原则,采用针灸治疗与中药调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 李淑云,张扬,针药并用治疗胃脘痛100例疗效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09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