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血小板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第1页 |
参见附件。
【关键词】颅脑外伤;血小板;凝血功能;预后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 brain injure TBI)发生率日趋增高,且治疗费用高、预后差、死亡率高,而对其凝血功能及预后的评估缺乏简单有效的指标,本研究通过观察此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的变化特点来了解凝血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的选择以我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收治的单纯颅脑外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入院前有血液系统疾病、感染、脑部疾病、肾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等的患者,共82例,按1974~1976年英国Teasdale和Jennett提出了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轻型24例、死亡1例;中型26例,死亡2例;重型32例,死亡23例。各型之间的年龄、性别无差别,具有可比性。
1.2观察指标入院即评估GCS,每日血常规检查至少1次,记录血小板,连续7日或至死亡日止。并记录病人临床表现及头颅CT扫描结果。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采用One-Way ANOVA检验,均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血小板持续下降,而轻、中型血小板呈现受伤后5天先下降后然后逐渐升高的趋势。
表1、各组的血小板变化情况
中型组与轻型组相比:△表示P〈0.05、△△表示P〈0.01
重型组与轻型组相比:*表示P〈0.05、**表示P〈0.01
重型组与中型组相比:&表示P〈0.05、&&表示P〈0.01
3结论
轻、中型患者5天以后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重型患者血小板持续降低,且其表达越低,预后越差。
4讨论
血小板或称血栓细胞是由骨髓内的巨核细胞质脱落而形成的,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血液中的数量保持一定水平,在凝血机制中担当主要角色。本研究结果提示,轻、中颅脑外伤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呈下降态式,3-4天左右为谷底,5天以后逐渐恢复,甚至高于正常值,而重型颅脑死亡患者血小板持续降低,存活患者在10天左右稳定,15天左右恢复正常。轻、中型组结果与多发伤患者原巨核细胞成熟为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以及释放血小板所需要的时间大致相符;但重型组不符合,近期文献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易发生凝血功能紊乱,并且关联到病程以及并发症,特别涉及到延迟的外伤性脑内血肿的发生[1]。其机制为大脑富含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它是凝血级联反应的启动因子,颅脑损伤后,释放组织因子,它与血中Ⅶ/Ⅶa结合形成复合物,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生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并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形成纤维蛋白,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出血[2]。这种激活依赖于从受损的脑组织释放的组织因子的量。单纯的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凝血紊乱与多发伤患者不同,证据表明,颅脑损伤的范围在凝血紊乱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不是创伤打击和低氧[3]。本研究结果提示,轻、中颅脑损伤组与重型组,血小板随时间的变化明显不同,可能的原因为重型组释放大量的组织因子,引起凝血紊乱,血小板消耗,导致减少。但遗憾的是本研究没有测定组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他反映凝血功能的指标,但血小板检查临床采样方便、价格低廉、便于连续监测,且其数值大小能部分反映凝血功能与,且其变化趋势能反映病情后预后,重型组血小板最低达8*109,死亡率高达71%。综合分析表明,颅脑损伤后发生凝血紊乱的机率波动于10%-97.5%,平均为32.7%;颅脑外伤后发生凝血紊乱与死亡的风险的OR值波动于4.2-161;颅脑外伤后发生凝血紊乱与预后差的风险的OR值波动于16-58[2]。众多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但并不矛盾,因为不同的研究对于凝血紊乱的标准不同。有资料表明:重度颅脑损伤在头24小时内高凝更为明显,尤其在女性患者当中。GCS〈14分的颅脑损伤的儿童患者有发生凝血紊乱的风险,在低GCS分值患者中更明显[4]。这些都提示我们要重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进一步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总之,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下降之后又恢复正常,不能充分反映凝血功能与预后情况;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血小板持续减少,凝血功能紊乱、预后极差。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8.
[2]Harhangi BS, Kompanje EJ, Leebeek FW,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1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