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95406
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与盆腔炎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虞富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UU)和与女性盆腔炎有密切联系,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治疗病人方法选择门诊确诊为盆腔炎的患者239 例, 采集盆腔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 对解脲脲原体进行分离培养,并对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9例中有156 例解脉脉原体阳性,并其他病合原微生物感染者112 例 结论盆腔炎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感染率较高,解脉脉原体感染患者合并其他病原生物感染情况相当严重。对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 ,进行全面系统的病原生物检测 ,对于预防和有效治疗盆腔炎十分重要。

    【关键词】解脉脉原体;盆腔结论炎;感染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患有盆腔炎的239例门诊患者,年龄20- 65岁 平均 32岁,有白带增多,经期延长、下腹隐痛、腰酸背痛、不孕不育或妇科检查时发现尿道口充血、阴道分泌物脓性、宫颈炎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上的症状,分别给她们进行阴道分泌物UUCT-DNA检测。其中239例中,有生育史者 例73 有人流及清宫史者56 例 曾行上环或取环手术 65例 有妇科手术史者2 例 不孕者3例。

    1.2方法由临床医生用专用取样拭子(灭菌、一次性)采集标本,采样时将棉拭子伸入子宫颈外口内2-3cm处,轻轻转动3-4下去除分泌物,及时送检。检测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检测仪器为实时荧光7300定量分析仪,所用的试剂是配套的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2结果

    所检测结果,其中UU感染的达156例, 占65.27%单一感染者116例,占48.53%,混合感染的112例, 占46.86%, 其余28例患者检测UU、CT均为阴性占4.61%。在受UU、CT感染的患者中年龄在18 ~ 56岁,均有性生活,其中宫颈炎的有143例,以子宫内膜炎为主要症状的有56例,输卵管单侧或双侧不通畅者32例其中19-29 岁和 30-49岁两年龄组的合并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9.04%和40.38%见表。

    表 解腺腺原体感染者合与合并感染的比较:

    3讨论

    UU、CT引起生殖道感染是下生殖道感染上行性扩散传播中最常见的感染,好发于性生活活跃期,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不强,维持时间短易形成隐匿性感染,往往可反复感染,女性患者常无症状。对于女性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严重者可并发输卵管炎及盆腔炎,妨碍妊娠并可导致生殖能力的损害。宫颈是女性主要感染部位,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脓性,妇检见子宫颈充血和水肿。解脲脲原体本是正常寄生在女性阴道的微生物 只有当其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时才可能致病。引起的致病机制可能有两方面 :(1)UU致病性的弱酸环境 破坏了正常的屏障作用 增加了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的机会.(2): 宿主因素 有学者认为宿主状态是 感染后是否发病的最后因素 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阴道菌群失调时 低浓度即可致病.另一方面, 解脲脲原体阳性的所有病例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感染 ,而且这患者多存在细菌性感染, 这就改变了阴道的正常环境.使盆腔炎发病成为可能, 解脲脲原体本是正常寄生在女性阴道的微生物,只有当其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时才可能致病,出现这种混合感染的情况原因可能是, 支原体寄生于细胞内 ,逃避宿主的免疫排斥, 可能与宿主共存, 不表现感染的症状 ,仅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会性感染, 与其他致病菌共同致病. 可能有临床医生只注意特异性病原体的检测和治疗 忽略了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检测 结果造成条件致病菌的机会感染 ,患者长期或间歇服用一种或几种抗菌素导致菌群失调 ,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 支原体和念珠菌感染均为性传性传播性疾病,本身有多病原及多传播途径等特点.本文所检测UU、CT阳性患者中,143例有宫颈炎体征,56例有子宫内膜炎体症,输卵管不通畅者由32例。据Gates分析,约50%的盆腔炎性疾病由CT感染所致。同时发现,原发不孕以CT感染为主,继发不孕以UU感染为主.29岁年龄组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39岁年龄组 。提示处于生育期的妇女,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而且性生活越紊乱阳性率越高 ,另一方面发现盆腔炎混合感染的发病率高 ,但妇科医生在治疗当中有很多仍然是经验用药, 并没有针对相关病原体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从而导致一些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疗效不佳甚至延误治疗而转为慢性炎症,盆腔炎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感染率 。尤其在年轻女性感染率较高, 是盆腔炎的高发人群 ,而且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相当严重 ,所以我们在临床当中,对解腺腺原体感进行全面系统的病原微生物检测, 查明致病病原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6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