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234527
王晓燕主任医师中药治疗腺样体肥大验案举隅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5期
     【摘要】腺样体肥大为儿科临床常见病,有病情易反复、合并症多的特点,王晓燕主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小儿“肺脾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是病之根本,三脏功能失调最终导致的病理产物痰、郁、瘀为标,故治疗中始终贯彻扶正固本、化痰散结、行气化瘀的原则,运用中药辨证施治,收效甚佳。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中医药疗法

    腺样体是鼻咽部淋巴组织,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的后壁及顶壁。儿童期因多次感染而导致腺样体肥大,阻塞呼吸道,引起鼻塞、 打鼾、憋气等症状时,称腺样体肥大或增殖体肥大。近年来, 因腺样体肥大导致过敏性鼻炎、咽炎、中耳炎等儿科疾病有日益增加的趋势, 并对儿童的免疫调节、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本人有幸跟师王晓燕主任,运用中药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经验总结如下,并举验案一例,以飨同道。

    1王晓燕主任医师中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辩证思路
, http://www.100md.com
    我国古代医籍对腺样体没有记载, 腺样体肥大在中医学中也无相应的病名。《疡科心得集》云:“夫风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逆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故名乳蛾。”此病名现多指腭扁桃体炎,因腺样体为也为扁桃体的一部分称咽扁桃体,位置与腭扁桃体相邻且功能相同,故王晓燕主任也将其归于乳蛾范畴。《丹溪心法附余》语:“凡人头面、颈颊、身中有结核, 不痛不红, 不作脓者, 皆痰注也”,腺样体肥大也可归于痰证范畴。腺样体位于鼻咽部,肺开窍于鼻, 咽部为肺之门户, 故本病与肺脏关系密切。小儿肺卫不固,易感风寒风热之邪,风寒之邪从皮毛而入,内犯于肺,郁久化热,热郁不散,上蒸咽喉,或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经蕴热,清肃失降,挟热循经蒸灼咽喉;肺失宣肃,水津不布,聚液为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脾常不足,脾虚运化失司,津液化为痰浊,痰热结聚于鼻咽部而致腺样体增殖肥大,堵塞鼻窍;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为外邪反复侵袭,若失治或治疗不当,邪留鼻咽交界之处,痰气结聚,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痰淤互结而为顽疾。人体的鼻咽部 ,中医学称之为“颃颡”,腺样体位于此处,有足厥阴肝经循行通过,当今独生子女,性格娇恣任性,易于紧张发怒,肝木亢害;患儿长期张口呼吸,气流会冲击硬腭,使之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也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偏曲等,面部肌肉不易活动,缺乏表情,有痴呆表现,称之为“腺样体面容”,"腺样体面容"犹如一副撕扯不掉的丑陋面罩,强加给孩子;此类患儿需长期就诊服药,不能正常上学,产生心理负担,这些都可致肝郁不疏,侮金乘土,气血津液停滞于此则清窍不利 ,可见肝脏也与此病相关。综上,小儿系稚阴稚阳之体,“肺脾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是病之根本,三脏功能失调最终导致的病理产物痰、郁、瘀为标,且相互为患、互为因果,但三者又息息相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朱丹溪在《 丹溪心法·痰十三》中还指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故治疗中始终要贯彻扶正固本、化痰散结、行气化瘀的原则,使痰消、气畅、瘀散,清窍通利。
, 百拇医药
    2病案举例

    患儿方某,男,4岁,以“睡时打鼾三年”为主诉就诊,近三年患儿睡时打鼾,症状时轻时重,甚时会憋闷致醒,外院鼻咽纤维镜检查:腺样体增生肥大。口服中药数剂有减轻,近日夜间轻咳,咳声不爽,打鼾症状又有加重,遂来诊。平素易患呼吸道感染。刻下:患儿神志清,精神一般,面色稍黄,喉核肿赤,舌红,苔白厚腻,脉滑。

    王晓燕老师辨病辩证为乳蛾(肺脾气虚,痰瘀凝结),治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散结,方药如下:

    黄芪10g 白术12g 云苓10g 夏枯草9g

    菊花10g 板蓝根10g 射干9g浙贝9g

    僵蚕6g皂刺6g白芷9g地龙6g

    丹皮10g 佛手6g车前草9g炙甘草6g
, 百拇医药
    七剂,日一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后患儿打鼾、咳嗽症状均有减轻,遂在原方基础上增损,巩固治疗。

    按:腺样体适度增生是人体免疫功能的需要,但过度增生形成肥大,则容易引起疾病状态,产生多种并发症,甚者堵塞呼吸道,导致脑供氧不足,则需手术治疗。不少家长和患儿对手术有恐惧感,并且手术多采用刮出术和非摘除术,存在手术后腺样体还有可能继续肥大的隐患。研究表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临床上过早切除将会造成患儿暂时性免疫缺陷[1],故运用中医药内服及外治保守疗法,越来越成为患者的首选,且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效果。小儿本就“肺脾不足”、“肝常有余”,加之本患儿病程日久肺脾更虚,则痰湿内生,痰阻则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于咽喉,清窍失利,引起腺样体肥大的种种症侯,因此,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散结为治则。方中以黄芪、白术、云苓益气健脾治其本,因近日咳嗽又作,喉核肿赤、舌质也红,有邪袭肺卫之征,故予夏枯草、菊花、板蓝根、射干、浙贝清热解毒、散结利咽,夏枯草归肝胆经,味辛而行气散滞,性寒而清热,故能清热散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及抗病毒等作用;佛手苦燥辛行缓,归肝脾胃肺经,助夏枯草加强疏肝和中、燥湿化痰之功;地龙通络、丹皮活血具有祛瘀散结之效;僵蚕、皂刺、白芷为消肿散结常用药,均性偏温,可佐制上药过于寒凉之性,以防寒凉碍阳,损伤脾胃而加重正虚之候,佛手、车前草健脾利湿除厚腻苔,炙甘草调和诸药。七剂后,上症减轻,咽稍红,热象有减,故去寒凉之性的地龙,加防风,与原方黄芪、白术和为玉屏风散,益卫固表防复感,酌加鸡内金健脾开胃,强健体质。一周后随访,睡时偶有鼾声,注意睡姿基本可缓解,鼓励能继续巩固治疗,并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摄。

    参考文献

    [1]师廷明, 张欧.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及非手术治疗[ J] .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9,20(3) : 159-161.

    作者简介: 刘娟,女, ( 1978-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 百拇医药(刘娟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