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科学》 > 20184
编号:13599214
宋明儒学的“理”观念辨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5日 《健康科学》 20184
     摘要:宋明儒学的理分为两派,即以二程、朱熹为代表,最后由朱熹统合的“性即理”说;以及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最后由王守仁成熟的“心即理”说。两者有共同的出发点,即排除汉儒传统,恢复先秦儒学;同时反对外来佛教的干扰。只是程朱系统侧重于外在约束,重建儒家伦理,整顿社会秩序,陆王的理侧重于内在慎独,反躬自省,不假外求。

    关键词:儒学 理 辨析

    宋明儒学是儒道佛相互吸收借鉴的结果,主要是中国儒道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即佛教文化的结果。宋明儒学的理分为两派,即以二程、朱熹为代表,最后由朱熹统合的“性即理”说;以及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最后由王守仁成熟的“心即理”说。两者有共同的出发点,即排除汉儒传统,恢复先秦儒学;同时反对外来佛教的干扰。只是程朱系统侧重于外在约束,重建儒家伦理,整顿社会秩序,陆王的理侧重于内在慎独,反躬自省,不假外求。程朱认为性是理的根源,而陆王认为心是理的根源。

    一“性即理”说

    二程和朱熹共同以“性即理”为核心,把人性善恶等伦理层面的问题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进而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在元明清三朝为统治阶级肆意的压制人的正常欲望提供了理论依据。程朱的理具有三层含义:本体层面、规律层面以及伦理层面。

    据劳思光先生观点,朱熹的理是指超越时空观念的决定形式和规律,是形而上的。“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