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
编号:13590864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效果观察和要点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健康科学》 20188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8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进行两组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其抑郁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精神科中较为常见,为重型精神障碍的一种,以青壮年为主要发病人群。该疾病患者会出现情感冷漠、思维障碍、认知功能降低、意志力脆弱等临床表现,由于该疾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很多患者会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进而造成生活质量严重降低。所以临床中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要开展有效治疗,还要进行科学护理。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68例进行研究,对其中部分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84例。对照组包括38例女、46例男,患者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2.5±5.2)岁;病程2~12个月,平均病程(8.5±1.6)个月。观察组包括46例女、38例男,患者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6.6±3.6)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6.9±1.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治疗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的内容包括:①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当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注意事项、发病原因,同时对科学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介绍,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计量用药。还应当对患者家庭状况进行充分了解,以实现对患者社会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有效掌握,进而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保证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②强化家庭支持:为患者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患者回归社会过程中家庭成员心理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家属首先应当对神经分裂症治疗中家庭治疗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解,并帮助患者提升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能力。医生应当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进行仔细说明,在患者出现问题后引导其有效处理,并让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形成正确的认知,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以促进患者的尽快回复。③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有效掌握患者工作情况、家庭情况、心理特征,以对患者发病和抑郁因素进行确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个性化护理方案,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意识充分调动起来,帮助其形成心理调节的能力。护理人员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心理干预效果较好的患者介绍成功经验,并定期安排娱乐活动和集体活动,使其能够更快的投入到正常生活中。

    1.3观察指标

    应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状态,患者抑郁情绪越重则评分越高。应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共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护理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中使用SPSS 21.0软件,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HAMD评分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HAMD评分为(24.4±3.8)分,观察组为(24.6±2.9)分,两组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对照组HAMD评分为(18.5±2.6)分,观察组为(9.3±2.7)分,观察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84例患者中44例非常满意、34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整体具有92.2%护理满意度;对照组84例患者中30例非常满意、36例比较满意、18例不满意,整体具有71.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以青年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后出现抑郁症状,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造成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的降低。相关研究表明,40%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抑郁症状,针对该类患者临床中主要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虽然能够收获良好治疗效果,但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药物会彼此发生作用,进而出现药物副反应,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产生影响。相关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治疗信心和药物不良反应,为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需要针对患者开展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应当科学评估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并将健康宣教指导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初期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对疾病形成正确认知,康复期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强化社会和家庭支持,提升其增强社会功能。

    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其抑郁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琳.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3):231-232.

    [2]周桦.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13,15.

    [3]吕纪珍.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5,21(14):9-11.

    [4]于莉,孙錫绢.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 2821,2824.

    [5]张晓娟,杨梅.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3,(12):187-187.

    作者简介:王会颖(1990.05-),女,汉族,河南辉县人,本科,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精神科。,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精神内科 >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