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科学》 > 20189
编号:1358773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健康科学》 20189
     互联网技术目前可以说应用于各个领域,高校图书馆为满足学生更高的需求,图书馆服务体系逐渐改革,从封闭形式迈向开放形式,已经不仅仅面向校内学子,更为社会人士提供获取知识的平台。互联网的优势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突破地理位置以及时间的约束,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信息以及更高质量的服务。面对网络技术的冲击,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还需不断改善,迎合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提升服务质量。

    一、互联网的衍生技术与图书馆的结合

    互联网衍生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其信息资源性特征已经不仅仅是一类技术系统或应用平台,而是利用学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互联网+”汇集了大数据理念,重数据分析,利用采集、挖掘的海量数据和分析工具,优化采购流程,建立起满足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保障体系,这就要求学科馆员多方位获取用户信息,鼓励用户参与学科资源建设决策过程之中,打造线上线下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云平台,为增强图书馆学科服务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撑。“互联网+ ”保障图书馆服务革新,包括创新协同一致,以用户为核心创设业务流程; 利用互联网技术,融合传统与创新、线上线下、实地与虚拟等,开展多样性的用户体验; 跨行业、区域组建学科服务联盟; 开放共享,创建学科服务平台。这就要求图书馆将率先做出改变并在一些发展轨迹上呈现出与“互联网+”时代同步的发展态势,重构服务业务模式,实现融合创新。

    二、互联网下图书馆功能和身份的转换

    高校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逐渐转变为集成系统,将文献采集、文献归类、文献管理、文化传播融为一体。图书馆服务体系也突破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几乎完全转变为电子信息模式,自动化服务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高校实现图书数字化、馆藏数字化以及档案数字化等提供必要服务条件。高校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互联网设备查询图书、期刊或者视频信息,便于寻找到对应场馆以及具体位置,同时通过互联网设备还能下载或者复印虚拟信息,彻底实现电子化信息检索功能。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也从以加工文献单元为主转化成以加工知识单元为主,服务工作也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文献借阅,已经迈向多元化、高层次的服务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需要更多的互联网控制人员从事资料采集、组织以及管理工作。图书管理员也将逐渐转变为资源整理人员,为观者提供导航服务,高校图书馆角色转化为现代化知识型信息研发机构。“互联网+ ”的跨界融合、平台思维等特性,决定了用户随时随地均可获取信息。每个学科馆员必须要主动去接触、认识和了解其服务院系研究机构的文献资源建设、用户科研情况等信息,通过长期和不断地接触和沟通,建立稳固的业务关系。接触的方法和渠道可以多元化,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定期或非定期的。“互联网+”背景下,学科馆员服务内容表现为写作指导、出版支持、学术影响评价、机构知识库、开放存取、版权咨询、空间和数字数据服务、基于Web 的学习对象、电子研究与数据管理支持、个人图书馆、新的文化教育等。学科馆员的职责也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主要内容包括个性化学科服务、使用和教学新的技术工具、学习技巧研讨会、供一对一的研究咨询、嵌入学科相关课程、对特定学科领域馆藏的管理、宣传、学术交流问题的咨询、院系与图书馆紧密联系、数字数据管理支持和咨询、数字学术的支持、文献述评等。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如何创新

    1、观念上的更新

    高校图书馆的宗旨、原则和目标均以服务理念为基础,而服务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外界形象,体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带给用户更佳的借阅体验,推动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应当尽快树立先进的服务体系,以人为本,以满足用户需求为首要任务,营造和谐的阅读环境。要想树立这样的服务理念,便要求工作人员深入读者内心,探索读者的想法,以此创新图书馆服务形式,打破传统的观念束缚,增强自主服务意识。同时,工作人员应将用户作为“上帝”,竭尽全力满足用户需求,挖掘图书馆的内在价值,突出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向新阶段发展。

    2、服务的自助化

    电子信息技术全覆盖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此类新型服务模式允许用户自主获取想要的文献资料,省略传统借阅流程的复杂中间环节,减轻用户以及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让用户更加迅速、精确的获得所需资料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电子报纸阅读机获得最新实时的多种报纸信息,通过图书馆的公众号或网页实现文献检索、书籍预定、续借等功能,图书馆则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书籍的上架情况以及书籍借阅等信息。上述服务不仅为用户提供便利,同时减少了图书馆的经营成本,打造出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图书管理运行模式。

    3、网络主页的更新

    网络图书馆的主页是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形象担当,用户要想借阅资料首先需要进入高校图书馆网络站点方能与图书馆服务系统实现互动,为让用户迅速了解图书馆的具体信息,例如:开馆闭馆时间、馆内书籍种类、具体借阅流程等,高校图书馆应在网页中设置不同模块,让用户清晰地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第一,在高校图书馆网络主页中构建“公告栏”,陈列出馆内的所有活动以及新闻,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例如:图书馆近期开展的专家讲座、新上架的书籍等。第二,根据互联网的数据采集功能将用户访问量最高的功能设置成导航,使读者迅速关注到自己所需要的板块。第三,将图书馆的特色资料以及内容陈列到主页中,实现学校资源推广,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熟悉馆内资源。第四,构建“用户图书馆”板块,要求用户事先创建属于自己的账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将用户的文献检索信息、文献查阅信息以及收藏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探索用户需求,从而制定出针对性推送计划,将与用户经常访问书籍的相关信息推送给用户,使读者能最快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文献。

    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为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要求图书馆不断改革服务体系。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 学习任务以及科研任务更加艰巨,高校师生对于文献资料的需求会不断拓展,用科学严谨灵活的态度与方式来对待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无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与必然。

    参考文献:

    [1]周和平.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加快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在 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的主旨报告[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01): 4-10.

    [2]初景利,易飞,杜杏叶,王传清,王善军,刘远颖,徐健.持续推动图书情报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发文评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01): 5-16.

    [3]王天泥.从概念引入、实践思考到大数据研究——基于“互联网 +”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述评视角[J].图书馆学刊,2017,39(06):1-6.

    [4]张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服务研究[D]. 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7.

    [5]肖金玲.“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手段创新探索[J]. 学园,2017(10):132-133.

    [6]劉玉江,朱娜娜.“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6(09):32-33.

    [7]龚雪慧,虞俊杰.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0):239-240.

    作者简介:张艳辉,中级职称,本科,吉林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图书馆信息化,图书馆古籍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