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护理》 > 20191
编号:13570700
刺梨病虫害防治之己见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健康护理》 20191
     摘要:本文针对刺梨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白粉病、褐斑病、烟煤病、梨小食心虫、食叶害虫、月季长管蚜、白粉虱等分别进行了简要的防治技术,以期为刺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刺梨;病虫害;防治技术

    刺梨(Rosa roxbunghii Tratt)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植物分类学名为单瓣缫丝花(变型),贵州省是刺梨的主产区,野生资源最多,自然分布最广,产品品质最佳。刺梨是我国特色的新兴水果之一,其果实肉脆、甜酸,具浓郁的特殊香味,被誉为“水果中的VC

    之王”,其防癌、抑癌和抗衰老等保健作用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现将工作实践中总结的刺梨病虫害防治技术运用情况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1、刺梨的病害防治

    1.1 白粉病。刺梨白粉病主要为害嫩梢和嫩叶,也为害花蕾、花和幼果,以菌丝状态在芽鳞、叶或枝上越冬,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其分生孢子以风力传播,散布量以白天为最多,占昼夜散布总量的90%以上,白天则在10:00 以后散布的数量最多,而夜间则较少;白粉病潜育期为4~5 d,孢子萌发的适温为15~25 ℃,湿度61%~100%,4 月下旬至11 月为发病期,7—8 月高温会对白粉病菌的生长进行抑制,症状暂时隐退;病害的发生程度随着苗龄的增长而增加,嫩叶发病严重且普遍,老叶发病较轻。因此,随着植株的生长,病原菌逐年积累,树冠增大,易被侵害的嫩叶面积也随之增大,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也有所增加;肥水管理好的植株生长势强,发病轻,反之则植株生长不良,枝细弱叶小,抗性差,发病较重;山坡、田畔种植的刺梨植株较矮,枝条较少,通透性好,发病轻,而坝子栽植的刺梨植株生长茂密,枝叶幼嫩,发病较重。防治方法:一是慎重选择刺梨造林地块,坝子地方多为良田,营造刺梨不经济,应选择水源条件较好的阳坡;二是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秋冬季施1 次基肥,春季施1 次追肥并灌水1 次;三是要及时进行整形修剪。既可使枝条的分布得以改观,增加植株通透性,有效培育营养枝和结果枝,增强抗性,同时可除去感病枝条,减少病原菌量的积累,缓解发病压力。四是可用25%粉锈宁2 000 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 倍液在春梢和秋梢初发病时各喷1 次,条件允许的可以选择使用抗霉菌素120 的200 倍液或抗生素BO-10 的200 倍液等生物制剂防治。
, 百拇医药
    1.2 褐斑病。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老叶受害最重,5—10月为发病期,7—8 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发病初期喷70%代森锰锌600 倍液或50%多菌灵800 倍液,每15 d 喷1 次,共防治4 次,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

    1.3 烟煤病。烟煤病一般不寄生在刺梨植株上,而是寄生在蚜虫和白粉虱的蜜露(粪便)上,主要为害叶片和枝条,初期为黑褐色霉点,然后逐渐扩展蔓延,形成一层黑色烟煤状

    物,与蚜虫和白粉虱的发生相关联,多发生在植株茂密和阴湿地段。防治方法:从烟煤病的发生原理可以看出,防治烟煤病的关键是防治蚜虫和白粉虱,可用40%氧化乐果1 500 倍液结合防治蚜虫、白粉虱效果较好。

    2、刺梨的虫害防治

    刺梨上发生的虫害主要有蛀食性的梨小食心虫,食叶害虫黄刺蛾、蔷薇叶蜂、黄尾毒蛾、苹枯叶蛾、大造桥虫,以及集中为害嫩梢与花蕾的月季长管蚜,为害枝条和叶片的白粉虱等。
, 百拇医药
    2.1 梨小食心虫。刺梨梨小食心虫每年发生2~5 代,幼虫出土时间为4 月中旬气温开始回升时,5 月中下旬开始羽化,6 月下旬至7 月中上旬每7 d 出现1 次羽化高峰期,7 月下旬渐入始末期。梨小食心虫是为害刺梨的主要蛀食性害虫,早起为害常引起落花落果,中期蛀食后果实内存黑色粪类物,影响刺梨的产量与品质。防治方法:应将物理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物理防治的最佳时间在11 月,可结合果实采收后对梨园的修剪和田间管理进行;药剂防治主要采用50%辛硫磷乳油7.5 kg/h㎡+细土375 kg/h㎡,或呋喃丹15 kg/h㎡+细土225 kg/h㎡ 拌成毒土撒施,时间选择在4 月中下旬幼虫开始出土及1 代成虫羽化期、刺梨挂果前。

    2.2 食叶害虫。黄刺蛾是刺梨最严重的虫害,1 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条上结茧越冬,5 月下旬成虫出现,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林间幼虫数量大,为害严重,7 月中下旬林间茧量大增,9 月为2 代幼虫为害期,此代幼虫量少,为害轻,10 月幼虫结茧越冬。蔷薇叶蜂以幼虫群集叶背,食叶为害,1 年发生2 代,6 月中上旬为害严重,8 月上旬2 代幼虫又群集为害,9 月下旬幼虫入土越冬。黄尾毒蛾以幼虫蚕食叶片,1 年发生2 代,6 月上旬出现成虫,6 月中下旬幼虫为害严重,9 月为2 代幼虫为害期,10 月越冬。苹枯叶蛾1 年发生2 代,以小幼虫在枝干上越冬,5 月为害叶片,7 月中下旬为1 代幼虫为害期。大造桥虫以幼虫食叶为害,1 年发生4~5 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越冬,4 月末出现成虫,6 月和9 月为幼虫期,幼虫有拟态,常栖于刺梨枝干上,形似嫩枝,不易发现。防治方法:对以上5 种食叶害虫的防治,要及时清理林内的垃圾,并在幼虫初孵期喷70%辛硫磷1 000 倍液,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百拇医药
    2.3 月季长管蚜。月季长管蚜集中为害嫩梢与花蕾,少数为害叶片,4 月中旬至11 月均有发生,以5 月中下旬和10月上旬为其繁殖的高峰期,11 月份以成蚜在叶芽和叶背

    越冬。防治方法:秋后剪除有虫枝条,及时清除杂草和落叶;保護和利用寄生性的蜂类和捕食性的瓢虫类天敌;虫害大面积严重发生时,喷施25%灭蚜威(乙硫苯威)1 000 倍液,或0.5%醇溶液(虫敌)500 倍液,或50%辟蚜雾1 500 倍液防治均可。

    2.4 白粉虱。白粉虱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背为害,分泌蜜露,诱发烟煤病,1 年发生10~12 代, 世代重叠,4—10月均可见到白粉虱成虫,6 月最多,虫源主要来自育苗的温室内。防治方法:适当修枝,改善通风透光,可减轻为害。在成虫发生盛期或幼虫大量孵化时,可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喷施。特别是在卵孵化盛期喷2.5%敌杀死乳油5 000 倍液防治,喷2~3 次,防治效果最好。白粉虱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因此可在刺梨树旁栽插黄色木板或塑料板,黄色板上涂粘油,振动枝条,使白粉虱成虫飞舞,粘到黄色板上,起到诱杀作用,对控制其为害有一定效果。另外,使用小型吸尘器,成虫期连续吸几次,可以完全控制其危害。
, 百拇医药
    3、结语

    刺梨病虫害的防治,应主要采用生物技术措施,如慎重选择造林地、及时修剪整形、加强水肥管理等,这既是防治病虫害的需要,也是实现刺梨增产增收、保证品质的需要;还要保护病虫天敌,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同时,要慎用药物制剂,尽量不用或少用,即使必须要使用药剂,也尽可能地使用抗霉菌素120 等生物制剂,这是形成绿色健康生态产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程建武,刘碧荣.刺梨白粉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试验[J].林业科学研究,1992(1)

    [2]胡明月,孙开理,李士会,等.刺梨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

    [3]郑元,辛培尧,高健,等.无籽刺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展望[J].贵州林业科技,2013(2), 百拇医药(包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