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编号:1354840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健康护理》 201911
护理,健康教育,前言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血管系统的急危重症,它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常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有时还会发生猝死。AMI患者发现的早晚及抢救是否及时,不仅直接涉及患者生命的安危,而且与病情的愈后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从接诊患者的治疗、护理到康复期健康教育的指导,每一环节都很重要,且不容忽视。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健康教育;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引起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早期的观察和护理,可以降低患病的病死率,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生活中诱发心肌梗死的概率。现将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综述如下。

    1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1.1 定义 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1.2 临床表现 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酶活性增高、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应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