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护理》 > 201911
编号:13548416
呼吸内科护理中分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健康护理》 201911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分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利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当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评分获得显著提高,同时增加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出现率,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呼吸内科护理;效果

    呼吸内科主要面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和支气管哮喘等患者开展护理服务。由于疾病种类较多较杂, 进一步增加了护士护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为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从改善管理模式入手, 采取分级管理模式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为26-57岁,平均年龄(33.40±8.55)岁;对照组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为25-58岁,平均年龄(34.40±8.56)岁;对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根本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患者进入医院之后,护理人员为他们提供普通的护理管理方式,常規护理模式组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法,即护士长一人作为管理者,负责科室的工作排班和业务培训等日常管理。观察组利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患者住进医院之后,要为患者提供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全科患者的护理管理监督工作始终是由护士长进行总安排和监督的情形下,把全科护理人员分为多个护理小组,每一个小组有一位护理负责人,负责本组内为患者展开的护理监督的工作。患者入院之后,把患者划分到各个小组在本组内为患者指派一名负责护理者,为患者提供健康宣传与康复指导的工作,护理者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随时掌握患者的需要。对患者治疗与护理当中的感受进行询问,一旦存在不适感要立即进行处理,及时咨询医生,耐心给患者解答,之后由各个护理小组汇总患者的护理情况,每周做好一次报告,展开讨论,按照患者恢复情况讨论出更高效的护理方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出现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来分析处理,利用(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同时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意义利用P<0.05来表示。

    2结果

    2.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当前,伴随着我国医学理念的快速进步以及发展,人性化服务全面落实到医院当中。因此,利用分级护理模式到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当中可以更加良好的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保证护理工作的综合素养以及病情管理能力有效得到改善。

    上述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而言之,呼吸内科护理当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评分获得显著提高,同时增加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出现率,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聂瑞琴. 层级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 40 (03)164-165

    [2]王建英. 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24(12)62

    [3]章丽 . 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J] 大家健康旬刊 , 2017 , 11 (8)., 百拇医药(曹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