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护理》 > 201914
编号:13542711
血小板低下的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5日 《健康护理》 201914
     摘要:本文对防止血小板低下的老年患者PICC穿刺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总结,用于减少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量和频率,减少换药次数,预防感染,减少护士工作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确保应用PICC治疗达到最大的临床功效。

    关键词:血小板低下;老年;PICC;出血;进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rtral Catheter,PICC)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下1/3的导管。PICC口径小、壁薄,有高度生物相容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PICC技术被美国BD公司引入中国以来,因为PICC留置时间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带来的痛苦,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与并发症,其中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是常见的问题之一。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与护士的操作熟练程度、穿刺针头较粗、病人的凝血机制、穿刺结束后按压时间短、按压位置不对以及输注的药物对血管的强刺激等有关。本文研究患者是位血管弹性差的老年人且血小板低下,穿刺点更易出血对护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血液浸润敷料的1/3马上無菌换药,这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