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护理》 > 201916
编号:13538329
1例部分小肠切除术后小肠瘘并脓毒症患者的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5日 《健康护理》 201916
     在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连接正确,是否密封,并作好标识。在连接腹腔冲洗管时应先行测量负压的范围值。调节压力时,单独一条引流管压力调至0.01~0.02Mpa[7]。以防负压过高引起出血或损伤局部组织。在倾倒引流液时应关闭负压,倾倒完成后,检查装置的密闭性后再开负压,观察负压是否恒定,安全。观察是否有腹部情况变化。

    2.3.2确保引流管妥善固定、通畅

    患者行腹腔冲洗后一般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引流及炎症吸收。更换体位时应松动管道后进行。观察引流管是否运行良好,发现引流管堵塞时,可转动引流管或在快速冲洗时挤压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也可更换体位。若引流液浑浊,可加快冲洗速度,但需注意出血的可能。根据引流液的性质、量及颜色应随时调整冲洗方法。

    2.3.3出入量的护理

    准确记录24h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变化,有异常即予通知医生。注意保持灌入液量与引出液量的平衡。如需行大量冲洗可予规格为NS3000ml冲洗并及时倾倒引流液,避免因人为的错误而造成出入量误差大。若出入量失衡时应避免盲目冲洗,尽快查找原因。大量冲洗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指标,及时处理。

    2.3.4拔管护理

    当患者血象及体温正常,腹部体征良好,引流液清且出入量差额每天小于100ml即可考虑拔管:可行瘘道造影,管腔缩小可予停止冲洗并接负压袋吸引,配合医生进行退管,1-2天后患者无异常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