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疾病 > 中耳疾病 > 颅外并发症
编号:13538633
19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5日 《健康护理》 201916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并对其并发症处理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化疗且放置PICC导管的19例作为受试对象,对其导管维护与并发症处理护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入选患者中,并发症中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渗血及穿刺点感染人数分别为1例、5例、1例,经有效护理干预后,共计3例患者带管出院,其他16例均成功拔管,无1例患者出现药物外渗。结论:为妇科肿瘤化疗且放置PICC导管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导管维护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输液安全性得到提升,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中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妇科肿瘤;化疗;PICC导管;维护;并发症

    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catheters,PICC) 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得到患者的认可与信赖,其就操作方便、技术含量高、安全性高及不影响患者携带等突出优点,在放置的过程中,患者出血量小且操作用时短,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1]。本次研究分析探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维护,并对其并发症处理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升患者使用导管的安全性。现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化疗的妇科肿瘤化疗且放置PICC导管的19例作为受试对象,入选患者年龄区间在18~49岁区间,年龄均量值为(31.1±1.9)岁,病程在1-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0.4)年。本次研究在医院理论审批下进行。

    1.2方法

    1.2.1PICC置管的日常维护

    a: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的灌输与实行:打开一次性中央静脉导管更换套件,用左手举起导管,禁止酒精棉接触穿刺点,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圆形常规消毒,并行顺时针及逆时针进行消毒,消毒面积约15×15公分。然后用碘醇对皮肤进行顺时针、逆时针和顺时针消毒。在治疗过程中,picc导管每周进行一次维护,维修包括更换薄膜和冲管。如果发现薄膜松动现象应及时为其进行维护及护理,每日详细填写维护表。b:输液护理:在使用PICC管进行输液治疗前后应严格遵守A-C-L三部曲,A:导管功能评估,抽回血。C:冲管护理:用20毫升以上的注射器抽取10毫升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冲洗。输注前后,输注前后,输注符合禁忌的药物。L密封管以达到正压密封,观察picc导管输注的速度,一旦输液速度下降,应及时找出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d:出院后健康教育: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将管子带回家,应详细告知病人有关的维护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每间隔一个星期应去医院诊所更换药室进行有针对性维护,一旦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况,立即处理导管。e:患者自身护理:穿刺部位保持皮肤干燥,当薄膜松动时及时更换,置管的手臂不允许举起重物,同时不可过度弯曲,注意衣服袖口不能太紧,而且需控制手臂转动范围。

    1.2.2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a:机械性静脉炎预防与处理:预防措施,需为患者進行穿刺的心理疏导护理工作,帮助患者舒缓不良心理,以降低患者不配合度。在发送管前,应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浸泡,为降低送管对患者的刺激,需确保一系列工作过程保持动作轻柔。处理措施为,提高患肢起促进静脉回流的作用,使患者的不良症状得到缓解;为患者的肿胀部位进行热敷,热敷材料为金黄粉或喜疗妥;同时降低活动量,最大限度降低肘关节活动;每天进行picc导管的日常维护。本次研究的1例机械静脉炎患者经有效维护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得到好转。

    b:穿刺点渗血预防和处理:入选患者中5例患者于置管2至3天之间出现穿刺点渗血现象。行如下处理及护理:穿刺后,行局部按压,按压时间需大于30分钟,再用弹性绷带包扎。如果出血情况没有得到缓解,应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穿刺点和血管的距离应保持在1厘米左右,使导管在皮肤下空间过度,以避免血管的直接穿刺[2]

    c:穿刺点感染预防与处理:本次研究共计1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感染,而患者维护不当为诱发穿刺点感染的主要因素,当发现穿刺部位出现异常,可实施排出脓液及外用抗生素的方法进行干预,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同时为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健康宣教工作。为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措施干预,强调开展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人员培训工作,置管操作和维护均严格按照无菌技术的原则进行,注重手部卫生,并密切注意患者穿刺点是否出现炎症变化、渗液及疼痛现象[3]

    2结果

    经有效护理干预后,共计3例患者带管出院,其他16例均成功拔管,无1例患者出现药物外渗。

    3讨论

    picc作为一种成熟的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化疗和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的患者中,有效降低了化疗药物和外周静脉刺激对患者血管所造成的损伤,它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静脉通路,同时也为需接受化疗、周边静脉营养和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静脉通路,然而,picc管的放置诱发的并发症时有发生,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维护护理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共计3例患者带管出院,其他16例均成功拔管,无1例患者出现药物外渗。

    由此可见,为妇科肿瘤化疗且放置PICC导管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导管维护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输液安全性得到提升,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中起到积极作用[4]

    参考文献:

    [1]薛建英.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医药前沿, 2017(9):120-121.

    [2]余艳丽.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29):162-163.

    [3]张硕, 艾敬, 王红燕. 奥瑞姆自护理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并发症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 2018(3):158-159.

    [4]李艳, 李婷, 伟珍, et al.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PICC导管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6):430-431.

    作者简介:周园园,女,籍贯:浙江温州,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职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护理,,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耳疾病 > 中耳疾病 > 颅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