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患者颈动粥样硬化性斑块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急性脑梗死发病3 d内住院治疗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清hs-CRP浓度,比较两组不同hs-CRP水平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和不稳定性斑块的占有率与脑梗死神经损伤程度的关系。 结果 高hs-CRP组125例患者中颈动脉斑块高于低hs-CRP组,x2=41.18,P <0.05,OR为7.47,95%CI:1.79~14.58,稳定性斑块,高于低hs-CRP组,x2=4.32,P <0.05,OR为2.69,95%CI为1.67~6.82。高hs-CRP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中度缺损分别高于低hs-CRP组,x2分别为38.35和34.43,P <0.05,OR分别为11.02和10.24,95%CI分别为5.11~20.75和4.75~23.06。 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可能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形成、斑块不稳定性及脑梗死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测定血清hs-CRP值可以预测颈动脉硬化及脑梗死的严重程度。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中图分类号] R7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83-02
近几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倍受关注,随着超声诊断颈动脉疾病技术的进展,而且是无创性检查方法,因而在基层医院的应用较为普遍,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炎症标记物hs-CRP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2010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200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10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脑CT证实,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平均年龄(68.5±12.6)岁。血清hs-CRP浓度≤5.04 mg/L为低hs-CRP组75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