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比较研究(2)
2?结果
2.1?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学生对两种教学法主观认识情况比较
学生对两种教学法主观认识调查结果见表1,两教学组学生主观认为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开阔临床思路、加强理论理解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疾病的记忆和理解力的学生比例在LBL教学组分别为82.1%、77.0%、71.2%、68.9%、69.2%和71.7%;在PBL教学法组分别为91.7%、87.4%、86.2%、92.9%、94.0%和89.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明显高于LBL教学法。
2.3?两种教学法对学生成绩比较
PBL、LBL两教学组理论考试组结果见表2:PBL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总成绩和理论考试主观题、客观题成绩明显高于LBL教学法组(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23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药科学》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