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7期
编号:13168704
骨嗜酸性肉芽肿与骨髓炎、尤文肉瘤的影像学比较(4)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周应平 程晓光 刘桐希 侯福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图6 右胫骨中段CT冠状位:破坏骨边缘清晰,多个界限锐利的小钻孔样骨质破坏;层状骨膜反应规整连续、密度均匀并有融合,成熟性高

    图7 右股骨下段CT矢状位:层状骨膜反应排列不规则、塑形差,部分融合。破坏骨和骨膜反应骨密度较高,但显示生硬不协调

    图8 与图3为同一患者STIR:软组织肿块和肿胀与患骨范围一致,边缘清楚;骨质水肿的分布和信号不均匀,发现子灶

    3 讨论

    3.1 临床与病理特征

    3.1.1 ECG 属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中最轻型。男多于女,好发于青少年和儿童,70%发病于20岁以下,5~10岁为高峰,可单发或多发。全身骨骼均可发生,以长骨干骺端和骨干为多发,较少侵及骨骺,其次为扁骨、椎骨等。病程缓慢以年计,主要表现患部疼痛、肿胀或局部肿块,血沉快,血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有临床症状表现轻但骨破坏严重和自限自愈特征。多于疼痛、病理性骨折或偶然发现。局部放疗症状可减轻。病理上细胞成分多,肉芽组织由大量成熟的嗜酸性细胞、巨细胞、白细胞或结缔组织等构成,病变以局灶性和不同程度膨胀性破坏为特征,部分可突破骨皮质侵犯软组织形成软组织内肿块,软组织肿块主要是由于病变周围反应性水肿或黏液性变所致[1]。

    3.1.2 骨髓炎 由化脓性病原菌引起的急、慢性和Brodie感染。男多于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部位,急性期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最常发病于富血供的长骨干骺端。起病较急以周计,临床全身症状主要有寒战、高热、腹泻、呕吐,局部以红肿、热、痛为特征表现,疼痛持续时间短,无夜间疼痛加重现象。有血沉快、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等。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毒力的改变,非典型骨髓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使临床诊治及影像鉴别的难度明显加大。测定α1-酸性糖蛋白及C反应蛋白有助于诊断该病。其病理特点为骨质破坏、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感染后变化因年龄而异。早期以破坏、坏死为主,随后以增生为主。软组织肿块为慢性反应性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出现比例低[2]。

    3.1.3 ES 起源于原始神经外胚层的肿瘤,但分化较原始[3],属于骨髓肿瘤,由含糖原的特殊小圆形细胞所组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