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60057
育龄期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治疗后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梅丽 刘婷婷 李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及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育龄期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后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 方法 回顾2007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经阴道镜活检初步诊断为CIN(包括CIN1,CIN2,CIN3)的患者265例,年龄30~49岁,经宫颈锥切治疗后,切缘阳性者32例,切缘阴性者233例,随访1年,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TCT,HPV,必要时行阴道镜、活检及进一步手术治疗。 结果 切缘阳性组年龄明显大于切缘阴性组(P<0.05);切缘阳性组的HPV负荷量明显高于切缘阴性组;切缘阳性组的术前TCT结果以HSIL(上皮内高度病变)为主,与切缘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变累及腺体者的百分比在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诊断CIN的级别,诊断CIN3者在切缘阳性组明显多于切缘阴性组(P<0.05)。 结论 育龄期妇女的年龄(≥40岁)、HPV负荷量(≥500)、TCT病变程度(≥HSIL)、诊断高级别CIN(CIN3)是CIN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切缘阳性与病变复发/持续有关。在术前,对这部分高危患者安排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时谨慎操作,结合患者生育情况适当扩大手术范围,如果各种原因导致再次锥切不可能时,CIN3切缘阳性的患者可行子宫全切术,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应严密随访。

    [关键词] 育龄期;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冷刀锥切术;切缘阳性;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07-03

    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并且随着人们的保健意识提高,其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药科学》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