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56763
代谢组学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4期
     3.1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3.1.1 DA、乙酰胆碱(Ach)等神经递质失衡学说 DA为纹状体内的抑制性递质、Ach为兴奋性递质,正常时两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患PD时,黑质的DA神经元变性、脱落及黑质-纹状体系统神经通路的神经纤维变性,导致DA显著减少,而Ach含量却无明显变化,DA的抑制作用降低,Ach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出现PD的症状[9]。

    3.1.2 线粒体功能障碍 PD患者普遍存在着线粒体复合Ⅰ活性下降,活性氧(ROS)生成增加。线粒体上的质子泵功能下降,膜电压降低和渗透性通道开放,从而触发凋亡过程。线粒体复合物Ⅰ缺失可导致氧化应激和增加神经元对兴奋性毒性死亡的易感[10]。

    3.1.3 氧化应激 脑内黑质致密部处于较高水平的氧化应激状态,原因有:(1)黑质DA的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自由基;(2)DA自身氧化形成的神经黑色素中含大量的铁离子,这种还原型铁离子可与DA代谢中产生的氧化氢反应生成高度独行的羟自由基,进而导致脂质过氧化,黑质神经元凋亡。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障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氧化应激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可损伤线粒体复合物Ⅰ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