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124740
PDCA干预对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指标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5日 陈翠卿?李建修?欧银燕?招宁?黄美婷?梁棣昌
第1页


    参见附件。

     由表1可见,我院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从非干预组的39.70%降至干预三组的20.50%,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总的下降值已达到预定目标值。通过PDCA干预与职能部门的联动,我院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基本达到20%的要求。每个门诊医生做到自我控制,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尽量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杜绝滥用药情况。

    3.2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由表2可见,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比率从非干预组的55.31%下降至干预三组的44.39%,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的下降值已达到预定目标值。干预后的结果远低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中60%的要求。

    3.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由表3可见,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非干预组的60.63DDD/(100人·d)降至干预三组的

    46.73DDD/(100人·d),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总的下降值已达到预定目标值。干预后的结果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要求中力争控制在40个DDD/(100人·d)值以内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已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应<50 DDD/(100人·d)的要求[4]。

    3.4 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

    由表4可见,我院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比率从非干预组的18.73%下降干预三组的13.80%,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的下降值已达到预定目标值。

    3.5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由表5可见,我院住院用抗菌比率从非干预组的30.60%上升至干预三组的46.49%,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的增加值已达到预定目标值。

    4 讨论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此概念为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P为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设定目标,制定计划;D的内涵为根据计划进行布局并进行操作的过程;C为检查实施的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药科学》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