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6期
编号:12796830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对血hs—CRP、NT—proBNP的影响(3)

     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提起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国外有学者研究显示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抑制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10];也有学者研究显示无论对收缩功能不全或舒张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ARB均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国内陈少伯等[11]研究显示ARB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逆转心室肥厚,并且能改善心功能、降低BNP水平。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SV、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患者心功能改善及心室重构逆转情况更好,这与文献报道相符。

    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血容量和压力负荷增加可反馈性引起BNP表达增加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313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药科学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