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心电监护仪的应用效果研究
胸片,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处理,2结果,1两组患儿PICC置管效果比较,2不同组别患儿的PICC导管尖端定位检测结果分析,3讨论
潘关凤 王平蓝 杨小娟 谭建平 邓小夏 徐翠杏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高州 525200
近年来,由于新生儿患儿生理发育还不完全、静脉壁较薄[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对患儿反复穿刺,医护人员多采取PICC置管方式[2]。置管后导管留置最佳位置为T3~T7。PICC置管操作中容易出现导管尖端异位情况,长时间容易感染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甚至生命安全[3],通常医护人员多通过胸片X线对导管尖端定位进行检测[4],其是检测导管尖端定位是否出现异位的金标准[5]。目前,医护人员逐渐将心电监护仪定位应用其中,用其来显示检测新生儿患儿PICC导管尖端定位情况[6],本实验针对其检测准确度进行讨论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前来我院救治的新生儿中重症患儿80例(2016年10月~2017年9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A组(胸片X线检测n=40)和B组(心电监护应用检测n=40),该分组方法已经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通过。A组患儿男25例、女15例;B组患儿男24例、女16例。实验研究前查阅所有患儿的基础信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与本实验的新生儿患儿均接受PICC置管治疗。医护人员通过非营养吸吮、抚触患儿四肢、背部及头部的方式安抚患儿情绪,避免其过度哭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