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21年第5期
编号:119264
卒中后运动障碍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3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5期
康复,功能,1影响因素,1年龄和性别,2部位和类型,3体重指数(BMI),4躯体疾病,5卒中后抑郁,6炎症标志物,7其他因素,2护理干预措施,1早期评估,2早期康复训练,3运动疗法,4早期心理干预,5中医护理,3
     李艳青 孙建萍▲ 吴红霞

    1.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619;2.山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急危重症医学科,山西太原 030012

    每年有240万人新患脑卒中,医疗技术进步使得病死率下降,但存活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大约90%的幸存者会有运动功能的受损[1-2]。早期明确运动障碍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和首次卒中但未影响运动功能的患者避免出现运动障碍,改善临床预后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重点对卒中后运动障碍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增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完善相应的护理措施。

    1 影响因素

    1.1 年龄和性别

    研究显示[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神经肌肉的生理功能会逐渐衰退,并发症增多,会影响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发生。性别对其影响有一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男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内运动障碍的发生率大于女性,与男性合并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3]。其他研究显示[2,4],年轻男性患病的风险比年轻女性高,但是这一趋势在老年时会发生逆转,可能原因为雌激素和孕酮有保护神经的作用,而老年女性的雌激素和孕酮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2 部位和类型

    Ritika Suri等[5]认为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变化取决于发病部位,患病部位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也有差异。脑卒中的类型也会影响运动功能的预后情况,出血性患者的发生率比缺血性高,前者为49.3%,后者仅为36.5%[6],可能原因为出血性卒中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发生时因各种原因发生院前延误,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等。此外,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残疾率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

    1.3 体重指数(BMI)

    Neha等[7]在研究中发现:高BMI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而且降低了发生严重运动障碍的风险,这被称为“肥胖悖论”。目前,“肥胖悖论”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原因为过度脂肪组织作为代谢库,起缓冲作用保护了处于脆弱代谢状态的个体[7]。但是“肥胖悖论”不应该被解释为越胖越好,严重肥胖患者会有更多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导致其他不良预后。

    1.4 躯体疾病

    李娟等[8]的研究中显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