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程背景下基础医学PBL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医学院校,课程体系,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4统计学方法,2结果,1学生成绩情况,2课程效果,3讨论
郭华杰 杨秀兰 殷治华 温娟娟 卜 佳 牛春红 牛晓洁 米希婷 李艳花孟 涛▲1.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研究所,山西大同 037009;2.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全球高等医学院校长期致力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为了更好地提升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医学教育改革者尝试改变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逐步试点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和/或临床医学的整合课程,强化医学各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以达到新时期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1-2]。然而,由于国内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等因素存在不均衡,因此医学整合课程的实施尚无统一的模式,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目前仍然实施以学科为主、整合为辅的课程体系。医学教育工作者紧密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在传授医学知识的过程中联合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学习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等[3-4]。PBL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将学习与问题挂钩,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合作探究,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5-6]。为了更好地开展整合课程,本研究基于“互联网+”及多元考核方式探索基础医学PBL课程的实施路径及应用效果,为地方性综合性大学整合课程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9—12月参与基础医学PBL课程的2019级山西大同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n=207),年龄18~23岁,平均(20.25±0.75)岁,男生105名,女生102名。本研究经学校教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年龄≥18岁;熟悉信息化教学;认知、语言和合作能力均正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