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3年第9期
编号:13153796
肢体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9期
     3.5 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肢体痹理论渐趋成熟。《证治要诀》论及颈痹病因,曰:“颈痛,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朱橚《普济方》以六经辨证为依据,将外因腰痛分为太阳腰痛、阳明腰痛、少阳腰痛、太阴腰痛、少阴腰痛、厥阴腰痛。金札蒙《医方类聚》则详论臂痹,曰:“夫臂痛者,其说有五:若臂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遇寒则剧,由肝虚,为风寒邪气留于经络,故筋挛乾急而痛。……若臂痛不能举……由荣卫之气循行失度,遂受风毒之气,行于血中,随血上下,新故相搏则痛。”《证治准绳》首次按部位论述肢体痹,如:“颈项强痛急之症,此风寒客于三阳经也,寒搏则筋急,风搏则筋弛。”认为颈项疼痛病因“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闪挫、有血瘀气滞、有淤积,皆标也,肾虚乃其本也”;论述“肩背痛不可回顾者,此太阳气郁而不行,或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者,此足太阳经不道。有因湿热肩背沉重而痛者。有劳力或看书、著棋久坐而致脊背疼者”“背脊乃督脉所贯,属太阳经,其所以作疼者,乃房欲过度,不恤劳力,脊髓空虚所致”。并对“股”进行了详细解释,指出“股居一身之下,众阴之所归,而其所以作疼者,三经受病也”,又曰:“脾经受湿,下流于股,则肉内酸疼;肝经受寒,下及于股,则筋挛急痛;肾经受寒,下注于股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