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3年第11期
编号:13149295
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11期
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风湿病(痹病),二级病名,中医药,规范化
     【摘 要】 特殊痹是按临床特征分类的风湿病,这类痹病一般在临床上有自己特殊的征象、表现或发生、发展、诊治规律。特殊痹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对痹病认识地加深,特殊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风湿病(痹病);特殊痹;二级病名;源流;中医药;规范化

    有一些痹病,临床上有其特殊的发生、发展、变化、表现及诊治规律,其名称能较好地反映疾病的某些特征,而用已有的五淫痹[1]、五体痹[2]、五脏痹[3]、六腑痹[4]、经筋痹[5]、肢体痹[6]、三因三候痹[7]又不能更好地反映其本质特征,如周痹、血痹、历节风、狐惑、尪痹、顽痹、痿痹、产后痹、偏痹、痛风、鹤膝风、痢后风、损伤痹、蝶疮流注等,我们将其归为一类,称为“特殊痹”[8]。特殊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有关特殊痹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以便能使特殊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 特殊痹病名的确立

    根据痹病的某些特征进行命名自古有之,如《内经》将风寒湿邪侵入血脉,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者,称为周痹;将疼痛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者,称为众痹。汉代张机《金匮要略》将疼痛遍历关节者 ......
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