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4年第1期
编号:13144354
风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4)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1期
     历代文献丰富详细而形象地描述了风痹(行痹)的临床表现,说明风痹在历史上是重要的、常见的痹病之一,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症、纤维织炎综合征等出现风痹表现时,可参考本病辨治[1]。

    4 风痹的鉴别

    风湿病作为一大类疾病,与风痹相似的痹病较多,最易混淆的当属众痹和血痹,应需注意鉴别。

    4.1 众 痹 众痹也有游走性疼痛的表现,如《灵枢·周痹》描述众痹,曰: “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蓄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众痹和风痹有相似表现,但风痹有明确的病因风邪,而众痹则无,两者之间是否有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4.2 血 痹 血痹与风痹病因相同,都由风邪所致;又有相同的临床特征,即游走性疼痛和不仁,如《金匮要略》曰:“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因此两者关系密切。但血痹多以虚证为主,表现以麻木不仁为主症,而风痹多以实证为主,游走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不过两者也有交叉重叠,如《金匮翼》曰:“风痹云者,以阳邪而入于阴之谓也,……又有血痹者,以血虚而风中之,亦阳邪入阴所致也。盖即风痹之症,而自风言之,则为风痹,就血言之,则为血痹耳”。

    5 历代医家对风痹相关痹病的论述

    《内经》中“风寒湿三气杂至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