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4年第5期
编号:13129523
娄多峰“虚邪瘀”理论与产后痹(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5期
     【摘 要】 产后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属本虚标实之候,临床上当属“痹病”范畴。对于痹病的诊断与治疗,娄多峰教授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又通过数十年的临床总结,将其病因概括为“虚邪瘀”,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病因学理论。他认为,“正虚”是风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邪侵”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不通”是发病的病理关键。通过“虚邪瘀”理论,探讨产后痹的病因病机,以期更进一步抓住产后痹的病因本质,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及调摄护理,从而提高疗效。

    【关键词】 风湿病;“虚邪瘀”理论;产后痹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5.015

    产后痹是指产褥期和产后百日内所患的痹病。本病在历代多称之为“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产后中风”,是由于妇女产后机体虚弱,气血不足,感受外邪所致,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风湿病的一种特殊形式。

    “虚邪瘀”学术思想是娄多峰教授治痹60余年,对风湿病的病因病机提出的新观点,是对传统中医痹病理论与思想的发展,为中医治痹学术思想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创造了一个新的途径[1]。本文旨在探讨“虚邪瘀”理论与产后痹的临床病因病机。

    1 历代对产后痹的认识

    产后痹是妇人产后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