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4年第5期
编号:13129629
抗瓜氨酸蛋白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5期
     2.1 CCP系统 瓜氨酸抗原作为AFA靶点的确定促使了第一代和和随后第二代抗CCP(抗CCP2)抗体检测的发展。第一代抗CCP抗体检测是针对瓜氨酸抗体利用合成的聚角蛋白微丝蛋白衍生的线性多肽进行检测。后来的研究发现,聚角蛋白微丝蛋白不会表达在滑膜中,因而可以断定它不是抗瓜氨酸肽抗体的天然抗原[16]。目前更敏感的抗CCP2抗体检测已经被广泛应用。抗CCP2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同样利用合成多肽作为其靶点抗原。这些CCP的应用将RA检测特异性从96%增加到98%,但是其敏感度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虽然如此,抗CCP抗体仍然是目前为止ACPAs成员中最为重要的一员,也是RA最为特异性诊断指标以及预后标志物[4]。

    2.2 瓜氨酸自身抗原的局部产生 ACPAs是在RA关节组织中产生,并且具有调解组织损伤的作用。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产生新型IgM抗体的

    B细胞能够不断地聚集在炎性RA关节中,这表明ACPA应答可在关节炎发展的过程中被不断激活,此外还发现瓜氨酸蛋白在RA患者关节的滑膜内层、底层以及在血管外纤维蛋白沉积中都能够被识别[17]。

    当瓜氨酸蛋白在炎性RA滑膜中产生时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