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4年第7期
编号:13125084
浮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例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王英杰 丘文静
第1页

    参见附件。

     浮针疗法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无副作用,治疗AS有很大优势。关于浮针疗法的机制,从中医角度来讲,浮针的刺激部位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与皮肤的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肺朝百脉”,《素问·皮部论》云:“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通过刺激皮肤以达到宣发卫气和布津于体表,从而调整十二经脉的经气,《灵枢·官针》篇的毛刺、浮刺、半刺、直针刺等亦是以浅刺为主,注重皮部取效。因此,浮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针灸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西医机理方面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引徕效应。所谓引徕效应,即在人体表面,如果先后施以两点刺激,后一点感传向前一点传导,则后一点为保留刺激痕迹的引徕点。此时病痛处为效应点,针刺处为引徕点。针刺所入的皮下结缔组织是浮针疗法获效的特殊结构和物质基础。皮下结缔组织是液晶状态,具有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当用浮针行挤压牵拉特别是扫散动作时(引徕点),导致液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空间结构的改变,由于压电效应,释放出生物电;疏松结缔组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高效地传导生物电;当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效应点)时,产生人体的内在抗病机制,从而迅速缓解病痛。也就是说浮针刺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神经末梢,引起机体反应性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