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124408
皮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8期
     2.3 气血亏虚 平素饮食不节;或忧愁思虑,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或劳累过度,阴血耗伤,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皮肤,而发皮痹。与皮相合的肺脏、经络气血虚弱,也是发生皮痹的条件。如《素问·四时逆从论》曰:“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不足病肺痹。”这里的“有余”是指经脉中邪气有余,而气血不足[6]。《素问·刺法》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灵枢·口问》曰:“邪之所在,皆为不足。”均强调了正虚为致痹的关键因素。《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感,而众痹生焉。”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脾肺气虚,肌肤不仁,手足麻木。”明·方隅等《医林绳墨》也曰:“大率痹由气血虚弱,荣卫不能和通,致令三气乘于腠理之间。”马莳曰:“肺气衰则三气入皮,故名之曰皮痹。”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痹者,……皆由气血亏损,腠理疏豁,风寒湿三气得以乘虚外袭,留滞于内以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

    2.4 痰阻血瘀 平素脾虚,脾失健运,水湿壅盛,聚湿成痰;或气滞血行不畅而成瘀,痰瘀阻滞于皮肤发为皮痹。如《素问·五脏生成》曰:“血凝于肤者为痹。”《灵枢·贼风》曰:“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清·顾靖远《顾松园医镜》曰:“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则经络闭塞,血气不流,而痹斯作矣。”沈时誉《医衡》曰:“痹者,闭也。皮肉筋骨为风寒湿气杂感,血脉闭塞而不流通也。”《临证指南医案》曰:“痹者……风寒湿三气得以乘虚外袭,留滞于内以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