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7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014227
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年第1期
     【摘 要】 贫血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目前认为,在病情活动期,T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参与关节破坏时,干扰了造血过程,包括直接抑制骨髓对贫血的代偿,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干扰铁代谢,缩短红细胞寿命。中医学认为,痹证迁延不愈,正气渐虚,风寒湿热痰瘀痹阻于筋脉,亦影响气血运行,加之久服药物,耗伤精气,更加重气血亏虚。本病以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为病机特点,治宜补中兼散,寓散于补。随着研究的进展,中西医结合将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贫血;痹证;中西医;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2%~0.36%,目前至少有400万患者。贫血是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其发病率约30%~70%[1]。

    RA确诊后1年内合并贫血的概率高达5%[2]。贫血不仅会加重患者的关节破坏及全身症状,还是判断病情预后的独立参考因素[3]。及时纠正贫血,不仅可提高抗风湿药物的效果 ......
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