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7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054092
瘀血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年第5期
     【摘 要】 瘀血痹为三因三候痹之一,是按证候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瘀血痹的相关论述较少,且不系统。通过对瘀血痹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能更清晰地认识瘀血痹,更好地运用于临床。瘀血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风湿病病种的丰富和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瘀血痹;三因三候痹;银屑病关节炎;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虚邪瘀

    瘀血痹也称蓄血痹、痹病瘀血证,是以瘀血闭阻为主,导致肢体关节刺痛、肌肤甲错、瘀斑等,甚则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1]。瘀血是导致风湿病的主要因素,是风湿病的三因(虚、邪、瘀)之一,也是风湿病的主要证候(正虚候、邪实候、瘀血候)之一。按证候分类的风湿病即三因三候痹[2]。瘀血痹为三因三候痹之一,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瘀血痹在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历代中医文献对其论述并不系统。本文对瘀血痹的历代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

    1 瘀血痹的病名

    《黄帝内经》中虽无瘀血一词,也无瘀血痹称谓,但已经认识到气血瘀滞不畅会导致痹病发生。如《素问·痹论》论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素问·五脏生成》曰:“血凝于肤者为痹。”唐宋至明代对瘀血的认识逐步深入,特别是瘀血与肢体痹的关系论述颇深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