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7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047985
银苓消肿丸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1、IL—6、BlyS表达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年第6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住院RA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及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男16例,女34例;年龄19~64岁,平均(44.32±13.12)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9年,平均(6.81±5.34)年。对照组男15例,女35例;年龄18~62岁,平均(44.73±12.9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年,平均(6.59±5.23)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1]。

    1.2.2 中医证型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痹证”部分,中医辨证属湿热痹阻型:关节或肌肉局部红肿,灼热,疼痛,有重着感,发热,口渴不欲饮,步履艰难,尿黄,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生命体征平稳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