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7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048735
痰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年第6期
     【摘 要】 痰浊痹为三因三候痹之一,是按证候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痰浊痹的相关论述较少,且不系统,通过对痰浊痹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痰浊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痰浊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风湿病的丰富和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痰浊痹;三因三候痹;关节炎,类风湿;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虚邪瘀

    痰浊痹也称痰痹、痹病痰浊证,是以痰浊闭阻为主,导致肢体关节以漫肿、顽麻、肌肤痰核、结节等,甚则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1]。“痰”是导致风湿病的主要因素,是风湿病的三因(虚、邪、痰瘀)之一,也是风湿病的主要证候(正虚候、邪实候、痰瘀候)之一。按证候分类的风湿病即三因三候痹[2]。痰浊痹为三因三候痹之一,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痰浊痹在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历代中医文献对其论述并不系统。本文对痰浊痹的历代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

    1 痰浊痹的病名

    古代文献无“痰浊痹”之名,“痰”多作为痹病的病机和症状出现于各论著之中。《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所论“痰饮”中有肢体疼痛等痹病表现。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首先提出痹病(历节)可生痰。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最早称痰饮之一的支饮可致痹,《济生方》《奇效良方》《杂病源流犀烛》等皆从其说。但明确论述痰浊致痹当数元代朱丹溪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