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7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088771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年第7期
     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和尿脱氧吡啶啉(DPD)以及钙调激素如降钙素(H-CT)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等在各中医证型间均无明显差异。分析以上研究结果,可知AS患者可能有骨代谢指标的异常,但似乎与中医证候无关,不能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化依据。

    吴春雷等[12]观察AS患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AS患者的平均ACTH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肾虚型的ACTH水平低于瘀血型和湿热型,尤以慢性期ACTH水平最低。提示ACTH水平可以反映AS患者肾虚的程度,对鉴别患者有无肾虚及其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3 影像学改变与AS的中医辨证

    众所周知,影像学改变是诊断AS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之一,无论是1984年ACR修订的纽约标准,还是2009年ASAS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分类标准,均强调影像学的重要性。国内学者对骶髂关节X线改变分级水平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骶髂关节X线Ⅱ级改变在鉴别湿热阻络与非湿热阻络证间有重要意义,而股骨头坏死或骶髂关节X线Ⅳ级改变可用于鉴别瘀血阻络证与非瘀血阻络证[6]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