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7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05712
徐蕾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及验案二则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年第10期
     【摘 要】 白塞病临床症状与中医狐惑病相似。徐蕾教授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对白塞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认识,认为白塞病的治疗当分期论治为佳,但总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瘀为治疗大法。

    【关键词】 白塞病;狐惑病;中医药;辨证论治

    徐蕾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医院风湿科主任,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载,治疗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经验丰富。关于白塞病,无论在本病早期或急性期亦或平稳期,徐蕾教授均擅长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且疗效显著。

    白塞病是一种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和皮肤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多系统性疾病[1]。本病初期臨床表现常常较单一,随着疾病的进展多系统损害才逐步出现,由此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2]。现将徐蕾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总结并分析如下。

    1 病因病机

    白塞病临床表现与中医狐惑病相似,其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3]:“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徐蕾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可归纳为湿、热、毒、瘀蕴结。临床多见素体阳热或久病阴虚,火热成毒;或外感湿热毒邪;或饮食肥甘而内生湿热,湿热缠绵,又酿生瘀毒;或体虚血瘀,进而化生火热毒邪等,最终造成湿、热、毒、瘀蕴结的局面。本病邪气上扰口眼则见口舌生疮、目赤红肿;下注前后二阴,则见生殖器、肛周等处糜烂;若留注于肢体经络,可出现关节疼痛;若泛溢于肌肤,则有皮肤红斑结节、脓疱等表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