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7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05800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年第10期
     受限。

    3 中医药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期属中医学“痛风”“痹证”等范畴。本病最早出现于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元·朱丹溪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与西医学痛风性关节炎十分接近的病名“痛风”: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是也。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病病机多样,如脾失健运、肾失气化等原因造成体内水湿停聚,浊毒内蕴,流于关节,阻于筋脉;或过食肥甘酒醇,滋生湿热痰浊,流注关节筋骨;或过度劳累感受风邪,致使浊毒凝聚,气血瘀滞。若病情日久或反复发作,多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亏虚的表现,若正虚邪实,深入筋骨,则可见关节僵硬变形[16]。

    3.1 中药汤剂 中医认为“急则治其标”,主要采用清热利湿及滋养肝肾法治疗。寇秋爱[17]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以清热解毒、泄浊消肿、通络止痛为法,以四妙勇安汤为基础,随症加减土茯苓、川牛膝、牡丹皮等,同时加用党参补益护中。何力[18]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和洛索洛芬钠治疗,14 d后进行比较,治疗组在总有效率、降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