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8年第6期
编号:13300996
炎症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第6期
     【摘 要】 类风湿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都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骨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项重要表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见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类风湿关节炎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晰,其中主要包括破骨细胞分化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细胞核刺激因子受体(RANKL)、护骨素(OPG)信号转导通路系统、炎症因子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均会导致骨质疏松症。主要对OPG/RANKL/RANK系统及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IL-4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可能的、有前景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骨质疏松;炎症因子;发病机制;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多发的对称性关节炎。RA基本病理改变是血管翳与慢性滑膜炎,最终会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RA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双手、双腕等小关节持续性、多发性、对称性疼痛,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1],导致骨和骨骼肌的萎缩,在我国是一种致残率相当高的疾病。HAUGEBERG等[2]在2000年进行了首次RA大样本调查报道,结果显示,RA患者中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目前统计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