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45155
从肝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4期
     【摘 要】 类风湿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的风湿病。近年来,从肝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受到了越来越多医家的重视,并得到了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共同验证,表明肝脾功能失调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影响疾病的发展转归。因此,从肝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为其中医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风湿病;肝脾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侵犯外周关节,病理改变为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侵蚀软骨及骨组织,滑膜持续炎症导致关节结构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1]。RA属中医学“痹病”范畴。古代医家对痹病的记载较为详细,《黄帝内经》对本病的病因、证候分类及演变等内容均有论述,奠定了中医对于痹病认识的基础[2]。《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久痹不已,复感于邪则内舍于脏,五脏相生相克。《素问·痹论篇》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为后世从脏腑辨证论治痹病奠定了理论基础。近年来,从脏腑论治RA得到了越来越多医家的重视,其中从肝脾论治得到了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共同验证,为治疗RA提供了新思路。

    1 理论基础

    1.1 RA与肝的关系 从病位而言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