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45156
筋滞骨错理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运用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4期
     【摘 要】 筋滞骨错理论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已成为较成熟的筋伤医学理论体系。该理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有着较为独特的认识,其理论中的“筋滞骨错,以筋为先”“以衡为用”的治疗原则,运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筋滞;骨错;筋骨失衡;非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腰椎间盘组织退变、损伤、劳损等原因导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外膨出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神经)而引起下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痛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2]。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LDH患者逐步增多,又加上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LDH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对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影响愈加明显[3]。目前针对LDH的非手术治疗理论较多,诸如筋骨调衡理论[4]、以筋为主为先理论[5]等。赵明宇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在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筋滞骨错理论对LDH的病机具有独到的认识与理解,并形成了特色的治疗原则,即“筋滞骨错,以筋为先”“以衡为用”[6],在把握非手术治疗指征的前提下,采用该理论及治疗原则指导治疗LDH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