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80617
阎小萍教授以补肾清热托毒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斑样血管病1例(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5期
     2 讨 论

    LV多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患病人群中男女比约为1∶3[8]。主要表现为慢性病程,可有阵发性加重。如本病例所示,LV的好发部位为下肢,尤其是足背部、跟部区域,且分布多呈对称性,少数患者也可发作于上肢等部位。LV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病名,从本病病变部位、病机、病理因素分析,可归于“脉痹”“皮痹”“脱疽”“血瘀证”等范畴[9],当病变侵犯内脏时可归于“五脏痹”。脉痹是指以血脉痹阻不通为突出表现的痹证,属于五体痹之一。《黄帝内经》首次提出“脉痹”一疾,《素问·痹论篇》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夏遇此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脉为血府,是气血通行的道路,风寒湿邪侵入血脉,脉道瘀阻,血凝而不流,此为脉痹发病的病机所在;《普济方》指出:“夫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而成痹也。”认为风寒湿侵袭的内因为体虚,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使得经脉痹阻不通而发病,症见肢体厥冷、麻木、疼痛,皮色暗或苍白,乏力畏寒;而当邪郁久病,寒易化热,或感受热、毒、湿、浊,则可见肢体红肿疼痛,皮温升高,局部皮肤破溃,渗液色黄。

    阎小萍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正气亏虚,肺脾肾三脏虚弱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