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80736
气郁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5期
     历代文献详细形象地描述了气郁痹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气郁痹的主要症状有肢体肌肉筋脉胀痛、竄痛,游走不定,甚至活动不利。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精神性风湿病、抑郁症出现肢体疼痛表现者,属气郁痹范畴。有些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甚至肿痛、肝病等慢性疑难性躯体疾病患者,可伴有气郁痹的表现(与躯体疾病表现混杂在一起)。中医的产后风湿症患者,不少也有明显的气郁痹表现。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气郁痹的论述

    《内经》论有“郁”“气痹”等,认识到气血郁阻会导致痹病发生。《中藏经》首次提出了痹病与七情致病有关,并提出气痹之名。《诸病源候论》将忧思致郁称为结气病,在“气病诸侯”中论有“结气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列有“七气叙论”“七气证治”与本病相关。金·张元素《医学启源》论有“五郁之病”。《丹溪心法》在“六郁”中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并详细描述了六郁的症状特点。元·王履《医经溯洄集》列有“五郁论”。《推求师意》首列“郁病”。《医学正传》论有“郁证”。《古今医统大全》列有“郁证门”,并提出“或药杂乱而成郁”。《明医指掌》还论有气滞腰痛、气滞胁痛等;列有“郁证”。明·孙一奎《医旨绪余》列有“气郁胁痛论”和“论五郁”。《证治准绳》列有“郁”,提出:“郁有外邪内伤。”《景岳全书》在“郁证”中论有“论情志三郁”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