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80827
从“伏邪”理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思路(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5期
     3 治则治法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正虚邪恋、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在脊柱、腰尻。笔者认为,AS的治疗应强调补肾透邪,阴阳、寒热并举为首;其次应及时消除病理因素,升降共举,平衡脏腑;最后还要注重病证结合,调和气血,顾护脾胃。

    3.1 强调补肾透邪,寒热并重,阴阳同调 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AS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不足,外邪易侵,内伏而发。《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24]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长、发育。肾精不足,阳无以化,气血生化乏源,进而五脏失衡,风寒湿诸邪乘虚而入,筋脉失养,骨質受损,发为本病。因此,治疗首重补肾,可助邪透散,用药可选熟地黄、鹿角胶、杜仲等益肾填髓,适当配伍川续断、烫狗脊、骨碎补、桑寄生等补肝肾、强筋骨。若表邪未尽,残留机体,伏而待发,感遇外邪,易引动伏毒,再次发病。因此,本病的治疗需强调“透邪”为重,注重阴阳、寒热同调,以祛邪通络。切不可一味强调补益,容易导致外邪伏匿,加重病情。临床常可选用土茯苓、生薏苡仁、牡丹皮、络石藤等清热通络;羌活、独活、青风藤、海风藤、秦艽、麻黄等祛风通络;祛风同时注重配伍利湿,可加薏苡仁、茯苓、苍术、泽兰淡渗利湿;正所谓“阳气不得开阖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