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73394
深圳地区急性期痛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特点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6期
     29.9 kg·m-2、30~34.9 kg·m-2、≥ 35 kg·m-2时,痛风患病危险性相对正常BMI指数者分别增加了1.4倍、2.35倍、3.26倍、4.41倍[8]。叶德邵等[9]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血压是痛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与笔者在长期临床中的观察一致,发现痛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发病特点、预后差异较大,且大多患者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

    本研究显示,深圳地区急性痛风患者以湿热蕴结证为主,寒湿痹阻证少见,深圳地处岭南湿热气候,环境雨湿较盛,且沿海地区人们喜食海鲜,长期摄入高蛋白饮食、夜生活频繁、嗜酒等,易致湿热体质,湿热蕴结,流注关节,致痛风急性发作。这与古籍中记载的痛风病因病机基本一致。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详尽分析了痛风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痛风者,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灵枢·贼风》最早提出:“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