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67745
基于肾虚湿热理论探析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7期
     3 辨证论治

    3.1 肾督不充,湿热痹阻 疾病早期,病情一般处于活动期或疾病初期,症见腰背部疼痛难忍,夜间翻身困难,晨起时腰背部僵硬不适,膝或踝关节肿胀、疼痛明显,肤温偏高,或伴发热,夜间盗汗,舌红、苔微黄,脉滑数。蠲痹通络,此由肾督亏虚,湿热内蕴,脉络痹阻所致。患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风、寒、湿之邪蕴久生热,湿热留邪关节、肌肉等处,出现疼痛、僵硬等症。治疗当补益肾精,益督填髓,用药多选熟地黄、鹿角霜、山茱萸、菟丝子等。笔者强调,在补肾的同时需注重壮骨强脊,祛风除湿通络,药可选补骨脂、骨碎补、独活、川牛膝、桑寄生、续断、杜仲等益肾通络、蠲痹止痛;配伍金银花、连翘、络石藤、土茯苓等清热通络、蠲痹止痛。

    3.2 湿热中结,下扰肾府 疾病中期,病情多处于稳定期或缓解期,症见腰背部或骶部隐痛,夜间疼痛不显,晨僵明显,活动后可好转,口苦口干不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期多因湿浊难祛,蕴久生热,阻碍中焦,下注肾府。因此,治宜补益脾肾、利尿化浊,但此期用药不可太过燥烈,长久者不可清利太过,易化燥耗伤阴液,加重病情进展。药用可选萆薢、泽兰、木瓜、生薏苡仁、防己、苍术、茯苓等清热利湿。另需配伍如桑寄生、牛膝、独活、枸杞子、山茱萸补益脾肾、通络止痛之品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