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68509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概况(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7期
     【摘 要】 为了较全面地认识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概况,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文献,对各医家的治疗方法及方药进行综述。中医通过辨病、辨证、分期分型治疗等方法常可获得满意疗效,且中医方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病机;中医治疗;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中轴骨骼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性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年男性,40岁以上发病率很低[1]。西医治疗AS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等。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是临床治疗AS的常用药物[2],但不良反应大,易引起肝肾等功能的损伤。生物制剂虽能明显改善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不良反应较小,但价格昂贵,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现代中医治疗AS多从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分期分型论治等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

    1 病因病机

    AS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古籍中描述的“脊强”“脊痹”“背偻”“龟背风”“骨痹”“肾痹”等称谓的表现与本病有许多相似之处。焦树德[3]依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阳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将“大偻”作为AS的中医病名,解释大偻为病情严重、脊柱弯曲、背俯的疾病。当代诸多医家都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肾、督关系密切[4-7]。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肝主筋,肾主骨”,本病发生以“肝肾精亏、督阳不足”为本,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为标。近现代医家辨治AS多从肝、肾、督入手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