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201
编号:13519317
脾升胃降理论辨治白塞病的诊疗思路(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1
     3.2 辛開苦降甘和以除湿浊祛邪 脾胃升降失调,水饮不得运化输布则生湿,湿邪蕴久化热,湿热熏蒸弥漫,上蒸口、眼,下注二阴。此时溃疡多湿烂,色绛红,并兼有口苦口臭,头身困重,大便黏滞臭秽等湿热蕴结征象。湿邪重浊黏滞,易壅滞气机,若一味苦寒清燥必然伤及脾胃,使气机壅滞更重,湿热愈加胶着。应以“辛开苦降甘和”为法,使脾胃升降调达,则湿可化,热可消,虚可补,可予甘草泻心汤加减。《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第三》云:“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甘草泻心汤为治疗BD的经典方剂,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金匮要略心典》明言其治疗机理:“甘草泻心,不特使中气运而湿热自化,抑亦苦辛杂用,足胜杀虫之任。”《古方选注》言:“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黄帝内经》有云:“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甘草泻心汤方中甘草生、炙并用,清降与温升兼具;半夏、干姜辛温升散;黄芩、黄连苦寒降泻;人参、大枣甘温,补中益气。

    3.3 健脾阳以布肾阳固本 阳气亏虚与BD发病相关。《圣济总录》云:“伤寒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