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203
编号:13501355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痛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3
     2.3 中药治疗痛风致潜在肝损伤机制 中药、天然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引起的肝损伤称为中草药相关肝损伤[24]。研究表明,中药相比于化学药物所致肝损伤程度较轻,但也呈逐年升高趋势[25]。目前报道中常见的中药可致肝损伤的成分包括蒽醌、生物碱、萜、挥发油及毒蛋白等,其通过氧化应激,细胞膜、线粒体损伤及细胞钙超载等多途径致肝细胞、肝血管损伤[26]。因此,阐明治疗痛风中药潜在肝损伤的成分及毒性机制可为临床安全用药筛查提供参考依据。

    李凡等[27]对治疗痛风中药的潜在肝损伤成分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分别查出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成分171种,可造成潜在肝损伤的成分32种。利用TCMSP、综合药效基因匹配平台(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成分对应靶点,并在OMIM、TTD、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GkB)、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CTD)等查找肝损伤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建立“潜在肝损伤成分靶点-肝损伤相关靶点”网络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02 字符